崴腳了了怎么辦?崴腳了多久能康復?崴腳了應如何選擇治療的方法?
首先崴腳了應及時就醫,應先看一下有沒有損傷關節,如果只是肌肉損傷的話不用過于著急,可以通過膏藥布貼敷的療法進行治療。
1.崴腳后不能立即貼膏藥布,要先冷敷,最好等24-48小時后再貼膏藥布。 2.膏藥布皮具有粘性,首先應當用溫毛巾將腳踝處擦凈、拭干,如果靠近腳踝處有汗毛,最好將汗毛剃一剃,以免撕下膏藥布時引起疼痛。 3.貼膏藥布時,先將折合的膏藥布攤開,放在小火上烘軟,貼在患處即可。 4.一般一貼膏藥布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,時間長了,不僅藥物已經失去效用,而且還對皮膚不好。 5.取下膏藥布后,腿上留有殘渣,可用取下的膏藥布反復沾取,很快就可以清除藥印。
膏藥布是一種外用的中藥,是將藥物成分加油熬成膏狀涂在布或者皮上。崴腳后可以將膏藥布直接敷貼在體表,通過滲透入皮膚,起到活血散瘀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 但是注意:在崴腳后的24-48小時內,是不能夠貼膏藥布的,此時應當先進行冷敷。
扭傷容易出現韌帶損傷,最常見的是距腓前韌帶的損傷,需要做核磁共振檢查明確診斷,單純從你描述看雖然沒有骨折,可能有輕度的韌帶損傷,建議不能過多的活動,可以熱水泡一泡腳,適當的踝關節功能鍛煉,慢慢康復吧。
腳崴后的誤區應注意避免:
誤區1:揉搓腳踝腫起的部位,想要把淤積的血揉散。
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后,會形成血腫,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恢復。如果扭傷后立即使勁揉搓、熱敷、強迫運動,血管就會擴張,勢必會增加出血和滲出量,加重腫脹和疼痛。因此,崴腳后24小時內切忌不可揉搓。
誤區2:用熱毛巾敷,想活血消腫
崴腳當時不可以熱敷,因血管擴張,出血和滲出量都會增多,同時也會加劇腫脹和疼痛。但24-48小時后可以進行熱敷,這樣做也是為了讓血管擴張,擴張后那些已經滲出的物質可以重新吸收回去,從而減輕了腫脹。
誤區3:強忍著疼走路、活動,想要“存住筋”
人們常說的“存住筋”,實際上是損傷后軟組織的粘連,而出現這種情況是在損傷的中后期。
誤區4:馬上貼膏藥布
請勿在短時間內就使用膏藥布貼,否則有可能會加重癥狀。具體使用應根據嚴重程度在一定范圍內酌情掌握。不可忽略持續地疼痛,應讓疼痛的肌肉得到休息。
踝關節,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。踝關節扭傷,俗稱“崴腳”,約占所有運動損傷的40%。很多人對踝關節扭傷不重視、不了解,總覺得“休息休息”“熱水泡泡”、“抹點紅花油”就OK了,殊不知很多人正是因為“崴腳”后處理不得當,而導致必須手術或留下關節殘疾的嚴重后果。
您可能感興趣:上一篇:腰肌勞損利用膏藥布貼敷穴位效果好嗎 下一篇:沒有了
|